清朝最后一位帝王是谁

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,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,从多尔衮入关算起,清朝一共历经了268年。

清朝最后一位帝王是谁?

爱新觉罗·溥仪。

爱新觉罗·溥仪是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君主,是清朝的亡国之君,1912年2月,他跌下统治地位的时候年仅六岁。1932到1945年间,他被日本关东军蛊惑欺骗,充当伪满洲国的傀儡元首,因此先后被苏联和新中国关押十四年之久。1959年蒙受特赦,1967年病逝于北京,当时的身份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。

清朝的政治特点:

1、封建专制政治体制。

清朝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王朝,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封建专制政治体制。皇帝是权力的最高代表,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。清朝的官员分为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,实行官阶、俸禄和世袭制度。这种制度严重束缚了社会的发展,也加强了封建统治。

2、满汉融合。

清朝建立之初,满族人只占中国总人口的2%,为了巩固政权,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满汉融合。如设立蒙古、满洲、藏、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行省和总管府,使得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和经济交流得以加强。

3、外交政策。

清朝的外交政策以扩张为主,不断开疆拓土,扩大国土范围。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位皇帝开展了一系列对外战争,取得了重大胜利。同时,清朝也积极发展对外贸易,对丝绸之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。

清朝的经济特点:

1、农业发展。

清朝时期,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。清朝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对于明朝有了很大的改善,农业生产和生产力不断提高。同时,清朝加强对农业的管理,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,如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”,鼓励各行各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,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。

2、商业繁荣。

清朝时期,商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。清朝政府大力推行对外贸易,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,发展了与欧洲、亚洲各国的贸易。1840年战争后,清政府开放多个口岸,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。

3、手工业和手工艺术的发展。

清朝时期,手工业和手工艺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繁荣。如景泰蓝、琉璃、漆器、玉器、刺绣等手工艺术,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清朝衰败的原因:

1、政治制度的腐败和僵化。

清朝的政治制度是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专制制度,它在清朝的前期时期还比较灵活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清朝政治制度逐渐僵化和腐败,许多权贵和官员们滥用职权,贪污受贿、奢侈淫逸,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贪污腐败和官场腐败现象。此外,清朝的统治者们还采取了排斥汉族的政策,使得汉族人的社会地位降低,这进一步导致了清朝政治制度的腐败和僵化。

2、经济落后和贸易不平衡。

清朝在经济方面长期处于落后状态,这是由于清朝政治制度的封建专制、限制了科技进步和市场发展,造成经济发展缓慢。另外,清朝对海外贸易采取了封闭政策,限制了外贸和国内市场的联系,导致贸易不平衡和国内市场的独立封闭。同时,清朝在农业生产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,如耕作方式落后、农民负担重等,这进一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。

3、外部侵略和战争。

清朝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,遭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凌,如英国的鸦片战争、法国的圆明园事件等,这使得清朝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,造成了国内的民族危机和政治危机。清朝在对外战争方面也多次失败,如中日战争和中法战争等,这导致清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望受到了极大的损失。

4、社会矛盾的激化。

在清朝晚期,社会矛盾尤其是阶级矛盾加剧,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激化。清政府采取的一些政策,如税收过重、土地兼并等,加剧了贫富差距,农民和工人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。